中咨视界
李开孟 等 | “工程价值论”研究系列笔谈——工程价值论的基础定位、问题谱系和价值方式
| |||||
| |||||
编者按 工程活动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其最终目的是要创建对人类社会更有价值的世界。工程价值具有多维特征,不仅包括科学、技术、财务、经济、社会、文化、美学、科技、资源、环境、生态等不同维度,而且还呈现出正面和负面、有形和无形、直接和间接、局部和整体、显性和隐性、近期和远期、微观和宏观等不同样态,需要系统阐述工程价值观的哲学内涵及其演变规律,剖析工程多元价值特征、实现路径、价值冲突及解决思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活动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工程-技术-科学三元论的提出到工程本体论、演化论、方法论、知识论的深入系统研究,中国工程哲学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咨公司从工程哲学的研究视角,立足于工程实践应用,倡议开展《工程价值论》专题研究,以便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深入审视和理解工程价值观、多元主体价值冲突解决及价值增值路径等理论及实践应用问题。 工程价值论研究,是工程咨询理论方法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基础核心课题。工程投资建设领域出现的很多实践问题,都与工程价值观问题直接相关。为了推动工程价值论的相关研究,中咨公司于2021年5月举办了“价值哲学与工程价值论”专家研讨会,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李伯聪教授、王大洲教授和王楠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和张秀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朱葆伟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龚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田海平教授、刘孝廷教授和沈湘平教授,清华大学卢风教授,以及有关院士专家等参加研讨,发表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学术观点。 为继续推动“工程哲学-工程价值论”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于2022年开设“工程价值论研究”专栏,再次邀请参加这次研讨会的部分专家,对“工程价值论”研究相关问题发表学术观点。现予以转载,供我国工程咨询实务界同行研究参考。 “工程价值论”研究系列笔谈 工程价值论的基础定位、 问题谱系和价值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 田海平 工程价值论作为应用价值哲学的分支,是一个前沿领域。从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看,它是一个亟须展开的研究领域。这是一个跨界、交叉、需要边缘突破的学科领域。工程价值论应以何种方式展开? 问题涉及工程价值论的基础定位、问题谱系和价值方式。 一、基础定位:关注价值生态 工程价值论和一般价值论的区别,比如和哲学价值论、科学价值论、技术价值论、经济价值论的区别是什么? 工程活动有没有自己灵魂性的东西? 毫无疑问,价值始终涉及到好和坏。好坏是一个社会评价,是事情过去后对之进行“是好”还“是坏”的评估。在这一点上,人们往往从评价论视角定位价值论。但是,在工程价值论中,有些工程不能诉诸事后评价。有些工程一旦做了,就没法进行评估。工程已经做成,即使是坏的也是一个做成的工程。所以工程价值论不能看结果好坏,要看整个程序好坏,整个价值形态好坏,要把正当性、合理性、生态性等标准问题考虑进来。因此,对于工程价值论的基础定位而言,不能把哲学价值论平移过来,而应该将二者进行区分切割。做工程是一群人做一件事情的社会行动。这样的社会行动和理论思维不同。理论思维考虑的是用一种价值贯通始终。它强调逻辑一贯性、自洽性,不容许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否则就是理论的失败。工程思维或工程价值则不同,它总是要面对具体实践情况且随时做出调整,可能出现正好和预期结果相反的随机性调整。因此,工程价值论(与作为理论范式的哲学价值论不同)就会面临不是一种价值而是多种价值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价值共同发挥作用的情况。不可能按照一种价值从头到尾贯穿整个工程。这表明,工程价值论的基础定位关注的不是一般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它重点关注的价值形态实际上是一个“价值生态”,即它要重点考虑的是很多种价值如何在一种合理的生态当中发挥良序优化的作用。 二、问题谱系:价值生态的良序优化 从基础定位看,如何让工程实践中多元价值成为一个良序生态? 如何避免价值生态恶化? 这是工程价值论要优先考虑的问题谱系。以往价值哲学不会这样考虑问题。它通常由单一主体出发,涉及不到价值生态的问题。在工程思维上,不是要刻意地考虑谁是工程的主体,谁是工程的客体。如果在这个区分当中抽绎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然后按照主客二分的框架来界定工程价值,就会导致用“做理论”的思维方式去“做工程”,在价值方式上就偏离了工程价值论的价值生态定位。如果把价值理解为一种关系,在工程思维中就应把价值看成是成为一种形态或生态。从这个角度可以探讨如何才是做一个“好的工程”的问题。把工程“做成”和要把工程“做得好”是完全两回事。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围绕单一的目的,考虑如何把工程做成的问题。通常就是,工程做完以后赚了很多的钱,或者带来很高的效益,就是一个做成的工程。但是,工程价值论的问题谱系是如何才能把工程做好。在一个价值生态当中,工程做完以后,赚了很多钱,可是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但那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当前显现不出来——所以,价值生态就要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实际上这是多元主体带来的工程实践。往往主体是很难界定的,有的时候甚至是在边缘出现的,毫不起眼的某个因素最后可能成为一个工程非常重要的要素。价值哲学、工程哲学思维方式要打破传统主客二分思维,从主体间关系去考虑和定位工程价值论的实践方式。工程的发动有着它的动力结构,价值论研究,也要把它们看成一种价值生态,不是单独的一个方向,而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主客二分的价值方式实际上往往很容易导致谁是价值主体谁是价值客体之间的主次问题。工程价值论最需要在价值哲学、价值思维方式形成一种新的变革。 三、价值方式:从“人”到“物” 工程价值论在价值方式上带来何种变革? 笔者认为,概而言之,这个变革就是从以“人”为中心到以“物”为中心。以往的价值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它基本上是不谈或忽略“物”的关注视角。当代工程技术发展正好倒转过来了。荷兰学派的道德物化理论出现之后,技术物、人工物、智能体作为工程实践架构,本身就负载了价值意义。“物”的地位在工程价值论中的凸显是一个越来越强的趋势。不能只是从 “人”的角度(居高临下地)讨论工程价值问题。以“人”为中心,就要区分何人重要或者何人不重要,谁有话语权谁没有话语权。这是一种话语暴力的价值形态。以“物”为中心就不一样。因为“考虑得好”和“做得好”在工程实践中是一回事,它在价值形态上是以“物”的体系呈现的。做工程首先要“考虑得好”。考虑不好,顾虑不周全,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实践的结果,做出来的东西就不好。但考虑得好,主体不是一个人,因为“做工程”的是一批人。比如,买火车票,这是一个简化版的工程问题。如何考虑买火车票? 二十年前买火车票是在窗口排队。它是从“人”的方面考虑的,要求购票的人人人都讲排队道德,但那是做不到的。最后变成了混乱的抢票。现在是通过网络订票,当然也是让购票的人讲排队道德,但不再是从“人”的方面考虑了,而是从“物”的方面考虑——有网络APP预订,到了现场还有排队时的人流分流器,取号设备。这些“物”的体系的产生就让这件事情,比如买票或者在银行取钱,变得秩序井然。“考虑得好”是通过“物”的工程把工程价值给做出来了。其实,工程始终在找一条出路,把“考虑得好”做出来——即以“物”为中心解决“人”的需要的问题。 工程价值论在价值方式应该有怎样的变化? 笔者认为关注重心的这一变化很重要。比如人工智能,它从“物”的方面考虑,就面临如何要把伦理道德写进机器中的问题。所以,工程价值论中会经历一种形态学的变化——至少在笔者看来,工程价值论在关注方式上或关注重点上,应该是以“物”为中心,而不应该是以“人”为中心。 附:《工程价值论》研究大纲 沙巴线上(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课题组 第1章 导论 简述工程价值论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阐释研究工程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结合中国推进工程强国建设的现实背景,阐述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和开展工程价值论研究的特殊意义;提出工程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工程价值的内涵和特征 从价值哲学的视角,阐述价值及其存在基础,价值的主体性特征,价值与人的关系,价值与社会的关系;从工程哲学的视角,阐述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及工程本体论体系中的工程价值及其属性,价值类型和基本特征;结合工程实践阐述工程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不同类型工程价值的内涵及特征。 第3章 工程价值的样态和演进 阐述工程价值的呈现样态(正面和负面、有形和无形、直接和间接、局部和整体、显性和隐性、当前和长远、微观和宏观、静态和动态);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价值内涵及呈现特征;工程价值的时间及空间维度属性、演进逻辑及基本特征;工程遗产、工程价值记忆及其传承。 第4章 工程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结合不同类型案例,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视角阐述工程价值目标的预设、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一般过程和运行规律;阐述科学重大发现、新技术革命对工程创新及工程价值创造的影响;工程价值生态的呈现样态,以及如何通过工程生态优化,引导和促进工程价值的聚合、物化、增值及溢价。 第5章 工程价值的冲突和权衡 阐述因工程价值不同参与主体的价值诉求差异而引发的价值冲突及其呈现方式;基于价值冲突背景下的工程价值权衡、排序和选择;工程价值冲突导致的工程伦理风险;工程伦理责任在工程价值冲突风险管控中的作用,以及工程价值冲突权衡中如何实现诚实、公正和可靠,促进工程价值的实现和增值。 第6章 工程价值的评价和纠偏 阐述工程价值的评价论和反映论之间的关系,工程价值评价的对象、原则及方法论;工程价值评价的依据、基准及偏好;工程价值评价的偏差及纠偏机制;工程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不同类型价值评价的思路框架及判断标准;事前、事中、事后工程价值的评价和生命周期全过程工程价值绩效管控。 第7章 工程价值形成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从价值哲学作为主体性哲学特征的视角,阐述工程价值形成中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及其对工程价值影响的内在机理;从工程价值形成的主体性视角,阐述工程各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在价值形成中的能动作用;从工程价值形成的社会人文环境优化视角,阐述如何优化创新创造环境,建立容错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个人和组织的创新效能,让有价值的工程能够真正实现其价值。 第8章 迈向负责任的工程价值创造 从迈向未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视角,阐述工程创新如何体现人文理性和责任关怀;从未来价值主体多元化协调创新的视角,阐述工程创新如何实现多元主体共治;从工程哲学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视角,阐述工程价值论研究在揭示工程规律、指导工程实践、推动学科建设、实现价值创造等方面的责任使命及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注:原文载自《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2022年第1期。 | |||||
相关链接
-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 我国生态...2023-01-06
- 丁进 | 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核心价...2023-01-04
- 汪志鸿 于德营 马天泽 | 国产...2023-01-03
- 徐成彬 | 投资项目ESG评价...2022-12-30
- 李开孟 | 政策性及开发性金融工...2022-12-29